欢迎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桃蚜(Myzus persicae)是危害辣椒的主要害虫种类之一,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蚜虫之一。化学防治是当前防治桃蚜最常用的手段,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了害虫抗药性,还会造成果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储蓄植物系统(Banker plant system),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能自我维持并可有效降低目标害虫种群的新型生物防治技术。该系统通过提供替代猎物涵养天敌种群,进而实现害虫种群的可持续防控。然而,目前缺乏对储蓄植物、替代猎物和共同捕食者这些组成元素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对储蓄植物系统的实际应用产生了不利影响。
为明确共享捕食者七星瓢虫如何介导两种蚜虫间接相互作用以及对桃蚜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本文以七星瓢虫-豌豆修尾蚜-蚕豆储蓄植物系统防治辣椒上的桃蚜为研究体系,设置了捕食者的不同释放时间、替代猎物(豌豆修尾蚜)的不同初始密度和目标害虫/替代猎物的不同初始比例等处理。结果表明,当两种蚜虫的初始密度相等(各200头)时,七星瓢虫没有显著影响桃蚜种群,但豌豆修尾蚜在后期表现出较低的密度。当桃蚜与豌豆修尾蚜初始密度比<1时,七星瓢虫显著降低桃蚜种群;而初始密度比≥1时,桃蚜种群显著增长。在1-6天内,七星瓢虫对桃蚜防效最优。主成分分析表明,七星瓢虫对桃蚜的防效与试验时间、豌豆修尾蚜初始密度和豌豆修尾蚜相对密度显著相关。
本研究揭示了密度相关的间接相互作用(似然竞争)关系及其对猎物种群动态的影响,也为应用储蓄植物系统防治蚜虫提供了基础参考。研究论文“Ladybird-Mediated Indirect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Aphid Species When Using a Banker Plant System”近日在农学杂志Agronomy特刊(Q1/IF=3.949)上发表,联培硕士研究生杨亚洁为论文第一作者,助理研究员李姝博士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学院岳艳丽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202372 ; 32001904)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计划( KJCX20200110 )的资助。
图1:七星瓢虫释放不同时间后的桃蚜( A )和豌豆修尾蚜( B )的种群动态
图2:在第1天( A )、第3天( B )、第6天( C )、第9天( D )不同初始配比下桃蚜与豌豆修尾蚜的关系。My. p代表桃蚜,Me. j代表豌豆修尾蚜
Copyright © 2015 - 202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京ICP备1303835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