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各位同事,下午好!
我是来自应用昆虫研究室的王欢,很高兴能借助广播站的平台和大家介绍我的工作。自2017年来所工作以来,我主要围绕熊蜂本土蜂种选育、熊蜂饲养及授粉技术优化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熊蜂,个体粗壮,全身被毛,每分钟访花12~22朵,一次可携带花粉数百万粒,适宜温湿度范围广,趋光性差,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自然界中,熊蜂大多一年一代,但作为商品用熊蜂,需要根据作物授粉需求随时提供。因此,在室内人工繁殖熊蜂,需解决蜂种、滞育、产卵、交尾、复壮、饲料、蜂具、应用技术等一系问题,才能形成商品供应市场应用。我主要以筛选我国本土蜂种资源、提高繁殖效率、增强使用效果、降低生产成本为研究目标,从4种本土熊蜂的室内繁殖性能评估、蜂王产卵率提升、固体饲料优化、常见农药使用和规避原则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在本土熊蜂选育方面,连续3年对野外采集的4种熊蜂进行了繁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地熊蜂和红光熊蜂一代繁殖性能优于其他两种,新疆地熊蜂交尾成功率显著高于红光熊蜂,且前者与欧洲地熊蜂繁殖性能,包括蜂王首次产卵时间、首批工蜂数量、蜂群转折点、竞争点发生时间、工蜂总量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本结果为开展本土熊蜂工厂化生产和授粉应用提供了依据。
在蜂王产卵率提升方面,根据蜂王的产卵习性,比较了有蜜蜂幼蜂、熊蜂幼蜂、熊蜂蛹陪伴和无陪状态下蜂王的产卵性能,结果表明,当蜂王打破滞育开始产卵时,放入2-3只蜜蜂幼蜂作为陪伴蜂,蜂王产卵时间显著缩短,且产卵率显著提高,蜂王食卵率降低。
在固体饲料方面,比较了单一花粉及混合花粉对熊蜂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杏花粉在幼虫重量、工蜂存活率、花粉贡献率和蛋白贡献率指标上显著高于其他单一花粉。不同花粉的混合配方对蜂群不同阶段发育指标的影响不同,根据不同阶段蜂群发育指标需求,确定了三个阶段不同配比的固体饲料配方,并在日常生产中应用。
在授粉应用方面,种植户往往出现应用熊蜂授粉和使用农药相矛盾的问题,为此,我们选取了4种常用农药对熊蜂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并测定了亚致死浓度对熊蜂体内三种重要酶活性的影响,包括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结果表明联苯肼酯和啶虫脒表现为低毒,乙基多杀菌素为中毒,氟啶虫胺腈为高毒。处理组熊蜂3 h时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活性被激活,显著高于对照组,24 h后活性受到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3 h活性被激活,但差异不显著,24 h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羧酸酯酶可能是熊蜂第一阶段主要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主要作用在第二解毒阶段。同时,根据试验结果,我们为种植户应用熊蜂授粉时施用农药提供了依据:即联苯肼酯可在熊蜂授粉期间使用;啶虫脒可根据需求适量降低使用剂量后使用;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在授粉期间禁止使用,若必须使用,需将蜂群在傍晚取出后,待安全期过后再使用。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聆听!
Copyright © 2015 - 202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京ICP备1303835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