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食用菌研究室的秦文韬。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食用菌侵染性病害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食用菌生产具有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我国食用菌以设施农业栽培为主,近年来,随着食用菌在各地连年种植和工厂化栽培日益普遍,病害的发生愈来愈重,大大降低了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目前食用菌病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病害特征描述、病原鉴定、发生规律探究及防治技术研发四个方面,致病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食用菌病害种类繁多,其中侵染性病害的病原以真菌和细菌为主,如有害疣孢霉引起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粉红聚端孢引起鸡腿菇菌柄溃疡病,以及托拉斯假单胞杆菌引起的多种食用菌腐烂病等,近年来随着羊肚菌的规模化种植,变红镰刀菌引起的菌柄腐烂病发生越来越严重,部分地区发病率达20%以上。生产上食用菌品种多样,病原物对不同品种的专化性存在差异,且随着食用菌产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新病害凸显,老病原寄主范围逐渐拓宽,2019年,国内首次报道了树状匍枝霉侵染香菇引起蛛网病。
食用菌病害防控同样遵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农业防治方法最经济,也能保障质量安全。生产中应严格把控菌种质量关,改进栽培模式,选择优质培养料并严格灭菌,搞好菇棚环境卫生,保障食用菌生长所需的各种环境条件。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即利用高压蒸汽或堆肥发酵杀灭原料中的病原物,利用紫外灯、日光或高温设备对生产场所进行消毒处理,并安装防虫网和空气过滤装置,阻隔媒介害虫和病原物进入,防止病害发生。化学防治方面,生产上常用化学消毒剂或杀菌剂对生产场所、工具、原材料等进行处理,或撒施于发病区及周围。食用菌作为绿色、健康保健食品,其独特的生产方式、较短的子实体生长周期和与病原物相似的药物敏感程度使得其对化学药剂的选择性提出很高要求,目前已登记的食用菌杀菌剂产品仅11种,仅可防治褐腐病、白腐病、湿泡病及部分霉菌,且其中的3个产品只能在平菇上使用。因此,仍需研发新型高效、安全的食用菌病害防控药剂。
自2019年11月入所以来,为了解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病害的发生和为害情况,我积极投身食用菌生产一线,对京冀主要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基地进行了20余次的踏查,在与菇农沟通交谈中了解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病害的发生和影响,同时,广泛收集侵染或污染食用菌菌丝体或子实体的病原菌及其他相关微生物150余株,发现2种病原为害新寄主,目前正在研究其绿色防控技术,后期将逐步解析其致病机理。同时,我们采集了食用菌生产沿程空气中的浮游微生物,明确其组成和浓度,并针对病原菌设计特异引物,建立了早期病原检测体系,为病害的早期预测和防治提供决策基础。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扩展,今后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科学防控食用菌病害任重道远。
今天和大家分享到此结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更多的研究结果,感谢大家的收听。
来源:植环所广播站
Copyright © 2015 - 202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京ICP备1303835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