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我所食用菌研究团队赴河北阜平开展产业调研和技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5日 08:41  浏览次数:111

2025年3月21日,我所食用菌团队成员及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部分岗位专家,一行11人赴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的河北国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调研交流。阜平县食用菌发展专家组组长、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院长侯桂森教授,河北省食用菌育种团队首席专家王立安教授,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院院长、河北省食用菌创新团队加工岗位专家解春艳教授和香菇岗位专家陈文杰教授,河北国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园区齐建利经理及公司技术团队,共20余人汇聚国煦公司,共同探讨京冀食用菌产业未来创新发展方向和研发重点。

河北国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阜平县委、县政府重点支持带动全县脱贫攻坚最具代表性的龙头企业,注册有“老乡菇”等知名商标,被河北省授予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该公司也是京冀食用菌创新团队试验示范香菇新品种和新技术的重要承接基地。我所食用菌团队结合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该公司在香菇新品种选育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自2022年起累计试验示范我所自主选育香菇优新菌株20余株。

调研团队首先参观了该公司新建的二期香菇现代化生产园区,目前该园区已投资2.6亿元,日产香菇菌棒15万棒。园区配备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实现菌棒自动化装袋、打孔接种、网格架养菌等精细化操作,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随后在国煦公司组织召开研讨会,与会人员从菌种选育、设施设备、栽培基料、栽培技术、精深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开展讨论。会上,刘宇研究员提出要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协作,并就“十五五”京津冀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区域优势、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层面开展精心谋划,共同推动京津冀食用菌产业协同发展。解春艳院长介绍了学院食用菌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建设取得的进展,并提出可为企业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侯桂森教授针对目前如何面对食用菌产品价格低、品种混乱、良种良法少等问题,提出食用菌产业发展要将提质增效作为重点,才能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同时作好传帮带作用,积极鼓励并引领更多青年科研人员投入到生产一线解决产业问题。王立安教授指出,菌龄短、转化率高、出菇周期集中、大叶硬质、耐高温等特性仍然是今后香菇育种的目标,青年人员一定要瞄准育种目标与产业紧密结合开展研发,才会有更大发展空间。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新型基质与循环利用岗位专家孙晓红、工厂化栽培技术岗位专家张馨、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卢彩鸽、产品质量控制岗位专家平华及我所食用菌研究团队骨干,依次结合个人专业特长和公司技术需求,分别从香菇新品种选育、菌种保藏复壮、杂菌智能化监测、产品质量检测、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多个角度提出对接技术点,座谈会交流非常热烈,纷纷表示此种形式的沟通交流,将对今后工作内容聚焦、实质性对接合作交流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现场建立了“阜平香菇沟通交流微信群”。

通过此次调研交流,进一步明确了食用菌团队在推动和引领京津冀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中需聚焦的工作重点和研究方向。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今后要加强院校企深度对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助力京津冀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15 - 202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京ICP备1303835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