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7月11日,植物保护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王守现以“深化作风建设,聚焦首都需求,以植保科技创新护航首都农业发展”为主题,为全所党员干部职工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此次党课围绕植保所党总支打造“农科先锋・植保卫士”党建品牌,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也是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推动植保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动员。
一、从“金色名片”到“行动指南”:作风建设是科研的生命线
党课开篇,王守现书记以“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为引,回溯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的深刻变革。“从‘八项规定’到‘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从‘小切口’到‘大格局’,作风建设始终是我们党自我革命的有力武器。”他指出,对于科研单位而言,作风建设绝非“软任务”,而是直接影响科研成果含金量、科技服务实效性的“硬约束”。他强调,全所党员干部需从“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以上率下、践行务实为民、注重常态长效”四个维度深化认识,将“严、实、细、深”的作风要求贯穿科研管理、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全过程,坚决杜绝“重立项轻攻关”“重论文轻应用”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二、对标首都需求:植保科研要当好“三农”护航者
党课中,王守现书记紧密结合“428行动”并突出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深入阐释了首都植保工作的使命定位。他指出,作为全国政治中心、超大城市,北京对“菜篮子”“果盘子”的安全标准更高、生态友好的需求更迫切、产业融合的期待更强烈,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他强调,首都植保科研要紧扣“都市型现代农业”特征,在安全管控上“精准施策”、在生态调控上“创新模式”、在产业融合上“延伸链条”,真正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装进农民的“钱袋子”。
三、从“问题清单”到“攻坚路线”:以作风之变促科研之进
针对当前科研作风建设的痛点堵点,王守现书记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守牢科研诚信“生命线”,通过完善制度约束、强化教育引导、压实主体责任构建学术生态;二是提振爱岗敬业“精气神”,倡导“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定力与“接诉即办”的执行文化;三是确保科技成果“接地气”,组建“党员攻坚小组”,围绕绿色防控、生物农药、智慧植保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设立“田间党建服务站”,通过“植保卫士课堂”“党员田间会诊日”“党员突击队”打造三维服务平台,让党员在科技服务中亮身份、树标杆。
四、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书写植保科研时代答卷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王守现书记号召全所职工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以“闯创干”劲头攻克植保科技难关。他特别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躬身实践,深入田间地头解难题,奔走生产一线促转化,做“接地气”的科研组织者;科研人员要勇攀科技高峰,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让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做“有温度”的创新主力军;青年职工要厚植“三农”情怀,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淬炼本领、增长才干,做“有担当”的植保人。全所上下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深化“农科先锋·植保卫士”党建品牌时代内涵,戮力同心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守护首都“舌尖上的幸福”贡献植保力量。
Copyright © 2015 - 202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京ICP备1303835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