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综合防治研究室
研究队伍:
现有在职科研人员7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4人;独立招收博士后1人,联合培养博士4人、硕士1人,聘用科研助理3人;拥有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1名。
研究方向:
果蔬作物重大病害的成灾机理研究;重要病原真菌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技术;病害综合防治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
承担项目:
自十二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农委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目,累计到位经费1200余万元。
主要科研成果:
近年来在Fungal Diversity、Plant Diseas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论著2部。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1项。近年来研究室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积极推动了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泰国皇太后大学、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等国际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葡萄病害研究联合实验室”。
主要科学技术内容:
果树病害研究方面:针对严重危害我国葡萄、草莓、樱桃等多种果树病害,系统研究了其病原菌种类和发生机理,研制出了病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发现并命名了葡萄溃疡病:系统鉴定了我国葡萄溃疡病、炭疽病、枝枯病,樱桃叶斑病等病害的病原菌种类;明确了葡萄灰霉病的抗药性特点。制订了葡萄溃疡病的抗性评价标准,率先在国内完成了我国25个主栽葡萄品种对溃疡病菌优势种的抗性评价。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葡萄溃疡病菌3个种的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和注释工作,并构建了其优势种最大的REMI转化子库;明确了毒素是葡萄溃疡病菌的重要致病因子。筛选和研制出了防治葡萄溃疡病、炭疽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的高效低毒环保药剂。研发出了适合我国不同葡萄产区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该技术对葡萄病害的防效达85%以上,在北京地区的技术覆盖度为80.5%,2011-2013年期间在山东、辽宁、河北、新疆、广西、湖北、甘肃等地累计推广应用916.7万亩,增收节支56.2亿元,培训葡萄种植业者20000余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蔬菜病害可持续治理技术的研究应用:从食用菌中分离纯化出了4个新的抗植物病毒蛋白,并明确了其生物学性质和蛋白质序列信息,同时将其应用到京郊蔬菜病毒病的防控。实践应用了以苗期预防保健为主的健康栽培防病新理念,创新性的建立了设施蔬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7套和示范基地10余个,相关技术在京郊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广,累计推广面积20余万亩,示范区的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减少30%,收到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