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慧泉研究员来所开展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3日 08:35浏览次数:100

2024年12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慧泉研究员应植病研究室邀请到所开展学术交流,期间作了题为“A-to-I RNA编辑:真菌与动物中起源的驱动力及进化影响”的报告。植病研究室全体人员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刘慧泉研究员从生物复杂性和多细胞生命起源等问题切入,引出RNA编辑这一话题。随后,对动物和真菌中不同的A-to-I RNA编辑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了A-to-I RNA编辑的起源,RNA编辑在调控真菌生殖和生长平衡之间以及促进后生动物复杂神经系统进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刘慧泉研究员还针对真核生物细胞器中主要发生的修复型RNA编辑进行了细致讲解,形象展示了细胞器RNA编辑的进化模型,该模型受到了国际上该领域学者的高度评价。最后,刘慧泉研究员对A-to-I RNA编辑在病害防控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防控策略应兼顾生殖控制,抑制菌源形成。刘慧泉研究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RNA编辑这一前沿理论研究进行了阐述,拓宽了植保所在病害防控方面研究思路。在报告交流环节,刘慧泉研究员与参会人员就病害防控策略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深入交流了科研心得,与会师生受益匪浅。

刘慧泉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赤霉菌有性生殖和侵染致病的进化和调控机制研究,现任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Advances、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Genome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项目,荣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农业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等多种荣誉,还兼任中国菌物学会理事、植物病原菌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