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病害发生危害与防治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7日 19:09浏览次数:4647

1、前言

生菜即叶用莴苣,为菊科莴苣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生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古希腊人、罗马人最早食用,是重要的世界性叶类蔬菜。以叶球或叶片供食用,是人们最喜爱的青菜之一,既可以熟吃又可以生吃,因此生菜种植面积极其广泛,当前我国多个省市地区均有种植,生菜也是北京及周边地区主产叶类蔬菜之一。在实际生产中,生菜病害的发生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枯萎病和褐腐病,病害严重时可造成损失30-50%。

2、生菜主要病害的识别及危害 

 2.1霜霉病 

 2.1.1症状与危害

霜霉病是保护地生菜的重要病害。多在春季和秋季产生,以春末和春季发生最为广泛,南方露地栽种亦广泛发生,病害严重时损失可达20%~40%。幼苗、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受害重,主要危害叶片。病叶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幼苗受害,叶片发黄,叶背有大量的白色霜霉状物,严重时叶片枯死整株死亡(图1)。成株期发病,叶片上多形成坏死斑(图2),最初叶上生淡黄色近圆形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长出白色霜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有时蔓延到叶片正面,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致全叶干枯。

图1霜霉病苗期症状

图2霜霉病引起的坏死斑

2.1.2发病规律

生菜霜霉病是一种卵菌病害,生菜霜霉病病菌以菌丝体及卵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或潜伏在种子内越冬;也可以在秋冬季生菜、莴笋、菊苣上为害越冬,在南方一些温暖地区无明显越冬现象。越冬病菌在翌年春天产生孢子囊,通过气流、浇水、风雨、农事及昆虫传播。田间孢子囊常萌发产生游动孢子,部分直接萌发产生芽管,从寄主叶片气孔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病菌侵染后引起病害出现病斑,在受害部位产生新生代孢子囊,继续进行侵染,在田间一个生长季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25 ℃,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95%左右;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发病潜育期3~7 d。生菜霜霉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3-5月和9-11月。年度间早春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秋季多雨、多雾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

 2.2菌核病 

 2.2.1症状与危害 

菌核病是生菜上重要的病害,在北京冬春季菌核病非常严重,菌核病开始为害茎基部,最初病部为黄褐色水浸状,逐渐扩展至整个茎部发病,使其腐烂或沿叶帮向上发展引起烂帮和烂叶,最后植株萎焉死亡。发病部位常有白色霉状物,后期在霉层上长出黑色颗粒状菌核(图3-4)。

图3菌核病危害生菜的前期症状

图4菌核病危害生菜的后期症状

2.2.2发病规律

菌核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连作地发病重,低温高湿的条件有利于发病,相对湿度高于85%时,病害发生重。湿度低于70%,病害明显减轻。春秋天气温暖、多雨、湿度大有利于发病。栽培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偏施氮肥,发病重。

2.3灰霉病

2.3.1症状与危害

生菜灰霉病也是冬春温度相对较低的季节发生,生菜发生灰霉病经常引起全株腐烂,病部具有典型的灰色霉层(图5)。苗期发病,幼苗呈水浸状腐烂,上有灰色霉层。生菜定植后发病,多从离地面较近的叶片开始,叶片上最初呈水浸状病斑,高湿条件下病部迅速扩大呈褐色,病叶基部呈红褐色,最后病株茎基部腐烂坏死,引起地上部分茎叶枯萎死亡。

图5生菜灰霉病苗期症状

2.3.2发病规律

灰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菌的菌丝体、菌核、分生孢子随着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助农事操作及菜田浇水传播,通过伤口及幼嫩组织皮孔侵入造成病害发生。该病在5~31℃条件均可发病,但在空气相对湿度90 %以上,温度20~25℃条件下发病严重。连续阴雨的天气有利于发病。

2.4生菜褐腐病 

2.4.1症状与危害

褐腐病是生菜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各地均有发生,以露地栽培发病较重,可以造成较大的损失。一般是在生长的中后期发生。发病始于植株下部的茎基部,发病组织呈黄褐色水渍状,并逐渐沿叶柄向上发展,使整个外叶发褐腐烂,湿度大时,外叶褐色软腐,茎基部和叶柄产生淡淡的灰白色蛛丝状菌丝。空气干燥时,病株浅褐色枯萎。定植后发病,植株生长衰弱,根部发育不良,侧根很少,植株呈黄萎状(图6)。

图6褐腐病危害状

2.4.2发病规律

丝核菌引起的褐腐病,在夏季高温时有时发生褐腐病;病原菌主要借菌丝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内越冬和存活。土壤中的菌丝不休眠,营腐生活。该病原当土壤湿度在20-60%时均能生长;在田间病原传播主要靠接触传染,即植株的根茎、叶接触病土时,便会被菌丝侵染。土壤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黏重而潮湿的土壤,均有利该病害的发生。

3、生菜病害防治技术

生产中生菜病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选择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可通过对温湿、光照、水肥等方面加强田间管理优化生菜生长环境,科学用药。

3.1农业措施  选择土质肥沃,地势高燥,排灌两便,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种植;合理轮作,前茬不宜是绿叶菜类,提倡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精选种子清除种子间混杂的菌核。培育适龄壮苗,苗龄6~8片真叶为宜。高畦覆地膜栽培,使用黑色地膜覆盖,将出土的子囊盘阻断在膜下。合理密植,结球生菜的株行距以25 cm×25 cm为宜,散叶生菜株行距以30 cm×30 cm为宜,光照充足有利于植株生长,过密容易引发病害。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应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尽量少追肥或不追肥,追肥宜施用化肥,溶入水中结合浇水进行追肥。铲除田间杂草,拔除病株深埋。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20厘米以上深翻。

3.2种子药剂处理

播种前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0.3%包衣后将种子放入冰箱,在3~5 ℃条件下冷冻约48 h后播种,可增强防病效果和提高种子发芽率。

3.3土壤处理

长期连作也会出现生菜枯萎病、菌核病、灰霉病,可以通过土壤处理的方法,有药剂处理或生物酿热等方法;药剂处理: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0克,拌细土1000克,撒在土表或耙入土中,然后播种。生物酿热:在7~8月份高温季节和保护地空闲时间进行,即春茬结束将病残落叶清理干净,每667平方米施碎稻草或小麦秸秆500千克、生石灰100千克,然后深翻地2尺,起高垄1尺,地膜覆盖;最后灌水,使沟里的水呈饱和状态,再密闭大棚15~20 d。使土壤温度长时间达60℃以上,杀死有害病菌。

3.4药剂防治

生菜属于小作物,在生菜病害防治上登记的杀菌剂较少,建议推荐使用一些杀菌剂防治生菜病害。生菜霜霉病的防治要提前控制,可用吡唑醚菌酯,同时该药剂还具有促生作用;在保护地,生菜菌核和灰霉病的控制可采用烟剂烟熏、茎叶喷雾及摘除病株的综合措施,灰霉病、菌核病及褐腐病的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可以兼治三种病害。

(作者简介:李兴红,研究员,主要从事果蔬病害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