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斑叶螨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7日 07:22浏览次数:18873
二斑叶螨TetranychusurticaeKoch,又名白蜘蛛,是一种世界性害螨,与其他昆虫纲的害虫不一样,叶螨属于蛛形纲。近些年来二斑叶螨在保护地作物上发生危害严重,使用多种药剂防控效果不佳,在部分园区造成作物提早拉秧的现象。
一、识别特征
二斑叶螨的发育经过卵、幼螨、第一若螨、第二若螨和成螨5个时期。成螨体色多变,在不同寄主植物上所表现的体色有所不同,有浓绿、褐绿、橙红、锈红、橙黄色,一般常为橙黄和褐绿色。雌成螨椭圆形,体长0.45-0.55 mm,宽0.30-0.35 mm,前端近圆形,腹末较尖。雄成螨近卵圆形,比雌成螨小。成螨体背两侧各具有一块暗红色或暗绿色长斑,有时斑中部色淡分成前后两块。
图1. 二斑叶螨生活史
二、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二斑叶螨喜欢在叶片背面取食活动,爬行迅速,并有明显的趋嫩性和结网习性,当螨量大时,堆集在叶片边缘或叶中央,数量可达万头,并在叶面、叶柄及枝条间拉网穿行,借风力扩散。干旱无雨且气温高时危害严重。在露地,以每年6-7月为为害盛期,在保护地以春秋季节为害严重。在我国南方一年发生20代以上,北方12~15代。在露地以受精越冬型成螨在树皮裂缝、杂草根部及落叶覆盖处群集越冬,在保护地可周年繁殖为害。
图2. 二斑叶螨在茄子叶片上拉网聚集
三、危害作物
二斑叶螨寄主植物广泛,达50余科800多种,常见的有草莓、茄子、黄瓜、番茄、辣椒、豇豆、芸豆、西瓜、黄瓜、桃、天竺葵、一品红等。在北京地区,温室草莓以及受叶螨危害的草莓棚种植的下一茬作物常受害严重。
四、为害症状
二斑叶螨成、若螨均可产生为害,受害叶片被害初期为许多细小失绿斑点,随着螨量的增加和为害程度的加剧,叶片很快失绿,渐变为褐色,叶片逐渐变硬变脆,最后枯黄脱落。
图3.茄子受害后叶片上的失绿斑点
图4.茄子连片受害
五、防治方法
防治二斑叶螨应统筹兼顾,采取清理残株、培育净苗、加强监测、合理用药、释放天敌的五项措施,对二斑叶螨进行综合防控。
清理残株:定植前清除田园,彻底铲除杂草、残株并集中烧毁、掩埋处理,以减少田内虫口基数。每年夏季换茬时,利用夏季高温进行闷棚处理,方法是将棚内所有残株、杂草连根拔出,凉晒在棚内,再将棚室密闭7-10天,如果阴雨天较多时要适当延长闷棚时间。
培育净苗:加强苗期管理,育苗前清理育苗环境,加强隔离,防止闲杂人员进出育苗棚带入叶螨。对于携带叶螨的幼苗,应当使用杀螨剂喷杀或浸苗后再带到棚室内定植。
加强监测:二斑叶螨在棚室内的发生初期呈聚集现象,导致部分叶片出现失绿斑点,一旦发现类似症状,应当及时翻开叶片背面进行查看,如有必要可以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在点片发生的区域内及时摘除受害叶片,并及时释放天敌或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处理。
合理用药:北京地区二斑叶螨对现常用杀螨剂,如阿维菌素、哒螨灵、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唑螨酯、噻螨特等多种药剂均产生较高抗性,推荐剂量在田间使用基本无效,室内毒力和田间试验表明43%联苯肼酯(爱卡螨)悬浮液3000倍液、30%乙唑螨腈悬浮剂3000倍液均可有效防治该螨为害,但在使用这些药剂时要做到均匀细致,在一个生长季连续使用不要超过2次,并且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生物防治:二斑叶螨天敌种类很多。目前应用效果较好且可以购买的天敌主要是捕食螨,其中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的防控效果最为明显。
图5.智利小植绥螨捕食二斑叶螨
在叶螨发生初期可以按照1:30~1:50的比例释放智利小植绥螨、胡瓜钝绥螨Neoseiuluscucumeri或巴氏钝绥螨(巴氏新小绥螨)Amblyseiusbarkeri。在叶螨严重发生时,可以先喷洒联苯肼酯、乙唑螨腈以压低基数,然后释放智利小植绥螨。
在蚜虫、粉虱和蓟马等害虫同时发生的作物上,避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建议使用乙基多杀菌素防控蓟马、氟啶虫酰胺防控粉虱和蚜虫等,以减少对捕食螨的伤害。
(稿件来源: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植物害虫综合防治研究室,联系方式:010-51503439)